当下,以ADC和RDC为代表的偶联药物飞速发展,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XDC同样青睐有加,巨额交易频频达成。4月17日,由同写意主办,通瑞生物、药明合联(02268.HK)协办的“2025未来XDC新药大会”在成都举行,百利天恒(688506.SH)董事长朱义、科伦博泰生物-B(06990.HK)总裁葛均友等与会企业家、业内专家及学者共同探讨了ADC/核药开发前沿技术、出海策略等话题。
核药发展关键在于解决核医脱节问题
ADC领域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,成为全球医药领域焦点之一,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认为,ADC药物具有独特的结构与作用机制,能遍布多种实体瘤。而近年来,中国ADC药物研究数量明显增加,成为主流新药研发类型,当下全球和中国ADC临床研究的靶点相似,最成熟最热门的领域为HER2 ADC。
另一方面,针对核药,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在主题报告中指出,我国核医疗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沿基础研究缺乏原创,只能跟着国外走,同时还存在诊断装备、治疗装备、放药研制与医用同位素生产装备严重依赖进口,全产业链受制于人的问题。
对于以上问题,邓建军认为,应建设贯穿学、研、用、产全过程,权益共享的核医团队,以市场需求为牵引,科技创新为推动,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体发展,从根本上解决深度融合问题。
在此后的圆桌论坛中,数名药企高管分享了公司ADC药物和核药研发进展。朱义表示,百利天恒在美国已有5个ADC药物管线获批开展临床研究,目前计划今年下半年会继续申请,“排着队想要进临床的分支很多,但是团队的容量等问题,现在对我们是一个挑战。”
在核药方面,朱义表示,随着RDC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,从研发到最后患者应用,以及使用完后辐射安全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,都会迅速建立起来。就公司而言,大概率今年下半年会有核药进入临床,现在研发平台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。
科伦博泰总裁葛均友则透露,目前国内支付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,公司相信芦康沙妥珠单抗今年会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保。而公司目前已有核药进入临床,核药具有诊疗一体等特征,未来是很好的发展方向。
齐鲁制药目前也在做ADC研发,公司副总裁陶维康介绍,相对于其他公司,齐鲁制药起步晚一点,因此公司非常关注管线临床价值以及之后的市场价值。
下一站,融合式NewCo?
从全球市场来看,近年来XDC赛道爆发式增长,特别是ADC市场的突破和投融资活跃。那么,现阶段什么样的ADC药物更受青睐?华西金智投资总监陈峰认为,ADC是系统工程,存在payload(有效载荷)依赖,但基于不同适应症和耐药需要迭代新的payload。因此,既有能够灵活自由切换的payload,又有保证亲水性极佳的万能linker(连接子),就是理想的ADC平台。
资本市场方面,国投招商执行董事李东方表示,今年初,二级市场上创新药板块表现显著强于大盘。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也逐渐趋好,管线取得了实质性进展,国际市场价值得到体现,获得了资本市场正反馈。从支付端看,医保谈判成功率和进入医保时间也在持续优化。“BD、出海让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药产业链,海外价值实现成为核心主题。就创新药而言,有理由更乐观一点,抓住进入全球创新药产业链的历史机遇。”
而在出海方式上,纽扣资本合伙人朱杰伦提出了一种新形势的NewCo模式,即“Hybrid (融合式)NewCo”,在国内搭建自己的管理团队,让中国成为主要运营地,并在国内推进一期临床,这一模式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资金退出周期减少至1-3年等优点。他表示,无论是RDC行业还是其他创新药,NewCo能使国内项目方、投资人和管理层获得“三赢”,兼具管线BD与资本运作的双重优点,另外,国内与美国主体独立运作,互相扶持,但互不影响。
当前,NewCo成为国内Biotech最受欢迎的交易模式之一,恒瑞医药(600276.SH),康诺亚-B(02162.HK),嘉和生物-B(06998.HK)等上市公司纷纷布局,从2024年初至今,热潮仍未减退。